南宋抗元名将汪立信出生地是在今天六安市还是今天的寿县

汪立信是南宋末期与文天祥、陆秀夫齐名的三大抗元忠臣之一,可能也是今天寿县、霍邱、六安部分汪氏的先祖。关于他的身世记载不多,下面就《宋史》中的《汪立信》传,再结合汪立信后裔的家谱中记载,加以探讨。

一、史料是怎么记载汪立信:

汪立信(1201-1275),字诚甫,少时随叔祖迁居六安,龙穴山上有汪立信读书处旧址。少时随叔祖迁居六安,龙穴山上有汪立信读书处旧址。南宋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汪立信登进士第,得理宗(赵昀)赏识曰:"此帅才也",授乌江簿、知桐城县、判建康荆湖制置使。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不久升江西安抚使、湖南安抚使。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任兵部尚书、荆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

六安龙穴山

时值元兵大举南侵,汪立信献策,劝贾似道尽国中兵沿江分屯置府,联络固守,为贾似道所忌恨而罢斥。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沿江东进,迫及建康(今南京),贾似道督诸军次江上,复起用汪立信为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江淮招讨使,命他至建康募兵增援江上诸郡。受诏当日,汪立信抛妻别子赶至建康,守兵悉溃,率所部转至高邮,闻贾似道兵败芜湖,江汉守臣望风降遁,知大势已无法挽回,乃慷慨悲歌,大恸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竟扼吭而卒。

贾似道图像

上面这段话大概意思:汪立信是年少迁居六安,中年中进士、后受命领兵抵抗蒙元的入侵,在今天的高邮竟自己把自己给掐死了,以身殉国,成为南宋末期三大著名的忠臣一员(另外是文天祥和陆秀夫)。根据他的家谱记录,再结合《宋史.汪立信传》,首先、证实安丰历史上面确实有这么个人《宋史》记载:汪立信是六安州(元朝时候有可能安丰县又划给六安州了)人,但是《宋史》是元朝至正年间1345修成,因汪是抗击元朝名将,而且是75岁战死高邮,宁死不投降,所以元朝修宋史对其作了不实记录。

记载汪立信的清康熙木刻本书籍

二、汪立信的家谱是怎么记载的。

根据其家谱记录,祖上1201(南宋开禧年间)从安徽婺源(现在属于江西)迁移安丰(因为安丰当时很有名,叫安丰军,辖寿县、霍邱,安丰三县),在1275年为了躲避元朝祸害,迁移安丰后汪氏弟兄三人中的老二:汪立信(抗元名将)后人一支最后流落到了江西。下面就是汪立信家谱的具体记载:

67 世 汪宗智(汪立信祖父)是老年随子汪三迁移安丰,后因以儒学闻名,在安丰开馆讲学.,是从今天的江西婺源下坦迁安丰(当时安丰包括寿县、安丰县、霍邱县),育有一子叫汪三,

68世 汪 三(汪立信父亲)世居安丰,有三个儿子:老大汪立功、老二汪立信、老三汪立礼。

69世 汪立功三公长子。字懋甫,迁移安丰的时候是四岁,几子不详,后世谱只记载了一子:汪应鸾,避元祸到泉州,应鸾子列顺入赘泉州北镇 白驾山陈家,有一子。

69世 汪立信是汪三的次子,迁到安丰半年后出生,南宋淳祐七年(1247)进士,在建康,丹阳,溧水,襄阳等地为官,居京口兴政 坊,南宋抗元名臣,1275年在高邮与元军战死,葬丹阳,诸子不肯从众降元 ,或逃亡或隐居,以躲避元祸。

南宋地图显示安丰军的位置

69世汪立礼是汪三的三子,几子不详,早年居安丰,老年避元祸迁移泉州白沙里,后世谱只记载了一子:汪应缘。

70世汪应鸾是汪立功的儿子,也是出生在安丰,后避元祸迁移泉州,其子列顺入赘泉州北镇 白驾山陈家,列顺有一子。

70世 汪应麒是立信的长子,又名道麒,后避祸寄居长沙后迁株洲桂阳县,有一子叫汪丰一。

70世 汪应麟是汪立信的次子,又名道麟,子一个:汪烈福。其家族中泉州宗谱说回原籍了,是回安丰?京口?建康?没有记载。

70世 汪应鸿是汪立信的第三子,据说1276护送南宋幼帝(益王赵昰 shì和端王赵昺 bing)和太后南迁,居泉州,子一:汪烈祖

70世 汪应风是汪立信公的四子 从小聪惠大才,不幸早卒。

70世 汪鼎是立信的五子,各项不详,或逃亡,或在原籍安丰(寿县、霍邱)。

70世 汪鼐是汪立信的六子,避元祸由健康迁居麻城,子一:怀素,由麻城迁居江西万载乌溪。

三、汪三的三个儿子后人,留在安丰的去了那里?

据说寿县(安丰)汪氏起源于弟兄三个,一个在隐贤,一个在安丰,一个在瓦埠湖东边,是不是南宋末年迁移安丰,汪三的三个儿子的后来留在安丰的后裔了,为了害怕元朝的祸害,三人后裔分开居住了。

寿县瓦埠湖

汪三携子(汪立功,汪立信是迁移安丰半年才出生)带父,1207年迁移安丰(寿县),落脚点可能是在今天寿县保义老井村汪家古老井,此地距离安丰城故地不到10多公里,当时是安丰县管辖,南宋淮南西路安丰军管辖:安丰县,寿县,霍邱县,今有安丰城遗址,城毁1363年的元末农民战争,安丰在元朝升为安丰路,还是辖上面三县,明朝归南直隶管辖)

安丰军管辖的寿县城

《宋史.汪立信传》上面说是1201出生(家谱是1207年),1275年战死,47岁中进士,其诸子不投降元,逃亡或隐居安丰。1275年汪立信的大哥已经79岁了,按照古人结婚早推算,他已经有玄孙了,这么大年龄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不可能离家避乱,可能当时已经不在人世,所以,其后人,少数因在宋朝做官才逃亡,其他的应该都留在安丰了。而且《宋史.汪立信》记载,汪立信有2个儿子随其征战,立信死后,其子不降,元朝军队也没有难为他们,放其逃难了。所以,立信弟弟汪立礼后代大部分也应留在安丰(寿县)了,其应该是随其中当官的一个儿子逃亡才流落到泉州了。家谱记载汪立信也有2个儿子下落不明,应该也是隐匿于安丰乡间了,为了躲避元朝迫害,而且古时候当官规定:不准许官员在外做官带老婆孩子在身边,所以没有功名没有做官的儿子也不可能随父亲的。

今天的寿县城,曾经是安丰军管辖

当时留在安丰(寿县)汪三的后人,可能为了躲避元朝祸害,也不敢,也不可能留下关于祖上文字记录,到了明代,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是不准许民间修家谱,到明初中后期才放开家族修谱的禁令。所以现在留存世上的家谱基本都是明中后期到清朝,乃至民国的。因此在1275年到明初这段在安丰(寿县)汪氏家族族谱是断续的。今天寿县的汪氏很多,除去寿县安丰镇西河村汪家土城有明确族谱记载是是汪氏的义门汪外,其他汪氏来龙去脉都是记载不是很详细,加之清末的战乱不断,家谱也是遗失殆尽,基本上理不清了,所以寿县汪氏很多但是对自己家族身世了解很少,目前基本上也都是不知道自己是出于汪氏的哪支哪派了(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本文标题:南宋抗元名将汪立信出生地是在今天六安市还是今天的寿县 - 历史
本文地址:www.jrkynews.com/history/6361.html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